飄洋過海>.落地生根
【飄洋過海】落地生根-來台安置

來台安置
一、初期安置

陳義胞來到台灣後,首先接送到基隆市所設置的臨時招待所居住,做為初步安置,並開始選定大陳新村的位置,處理相關土地與房舍事宜。後來政府決定將大陳義胞安置在宜蘭縣、花蓮縣、台東縣、高雄縣、屏東縣、台北縣、基隆市、桃園縣、新竹市、南投縣、台南市、高雄市等十二個縣市,建立三十五個大陳新村供其居住。

撤退來台時沒有身分證,發名牌當身分證明
圖片來源:胡梅花阿姨提供


陳新村的建立,主要由「大陳地區來台義胞就業輔導委員會」負責,上述十二個縣市當中,主要以宜蘭、花蓮、台東、高雄、屏東五縣為主,地點的選擇考量到安置人民的就業和發展環境等因素,東部因地廣人稀,較適合大陳新村的建立,屏東與高雄則是有良好的農業環境與漁業資源,對大陳義胞就業上有相當的幫助。


陳義胞以籍貫與職業二大項,做為分配到大陳新村準則,籍貫上大致分為四項:
兵眷在高雄縣
臨海縣(漁山島)玉環縣(披山)義胞,在台東縣
平陽縣(南麂)義胞,在屏東縣
溫嶺縣(上下大陳)義胞,除住宜蘭花蓮兩縣外,並以餘數配往其他三縣。


分布
新北市永和區五和新村
基隆市中正區漁師新村
花蓮縣花蓮市復興一村、復興二村
桃園縣大溪鎮更生新村
新竹市北區信義新村
南投縣埔里鎮紹興新村
台南市南區博愛新村
台東縣台東市漁山新村、披山新村,大武鄉披星新村


二、落地生根-五和新邨

300多戶的大陳義胞從宜蘭遷來,首先落腳東區成功路一帶,新村命名「成功新村」。民國47年(1958)遭「波蜜那颱風」侵襲水淹房屋,民國48年(1959)又逢「葛樂禮颱風」淹大水,於是向政府申請遷村。民國49年(1960)9月順利遷抵現址的西區(大同社區新生路),被稱「新生地」,新村改名「五和新邨」。

村名

座落地點

職業類別

戶數與人口數

備註

五和新村

台北縣永和市
永成里

工、商

戶 數:256 戶
人口數:771 口

 

摘自台北縣鄉土史料(上冊),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民86)、永和市志,臺北縣永和市公所(民94)


北縣永和市五和新村,位於中正橋邊新生地,是臺北縣、市地區大陳義胞們最大的聚居地。
大陳人來台後,是大陳族群另一種命運的開始,也是大陳人生活最艱苦的歲月,一家人住在「大陳-五和新邨」裡的矮小平房,由於缺乏謀生技能,年輕力壯者,只得到建築工地擔磚、挑石子、拌水泥打工度日,每天新台幣十三元工資,難得一家溫飽;甫自國民小學畢業的孩童,大多數送到台北、高雄兩地當學徒,學習做西裝、旗袍、皮箱、皮鞋、木匠、廚師等技藝,在鼎盛時期,台北市的各大西裝店,幾乎每家都有好幾位大陳子弟,學徒三年期間,每月只有六十元左右的工資,必須省吃儉用,還得貼補家用,況且,老闆不近人情的管教,大陳的孩童仍逆來順受,同一時期,在家的婦女及女童,亦沒有閒著,從事繡花、串珠、打毛衣、編髮網等家庭加工業,忙個不停。

三、大陳精神

陳人的個性,有些像猶太人及客家人,同樣擁有奮鬥性格上的優勢,猶太人歷經長期的流浪,卻能在富強的美國掌握金融實權;客家人刻苦耐勞,以勤儉節約著稱,也正是大陳人在奮鬥過程中的寫照,這種不斷努力、百折不撓、力爭上游的奮鬥精神,就是「大陳精神」。

六十年來,臺灣經濟突飛猛進,來臺的大陳義胞的第二代也搭上經濟起飛特快車,把原本在新生地上的矮小平房,改建為二、三樓的透天厝,房子內也添了許多現代化的家電設備,不過,在每棟房子不超過十坪的建地上,仍依稀可見當年這個村子裡,每戶人家狹小生活的空間。

 

資料來源:
台北縣鄉土史料(上冊),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民86)
永和市志,臺北縣永和市公所(民94)
大陳過台灣-1950年代新移民的個案研究
Q-life! 永和享活誌 http://blog.yam.com/q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