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先啟後>.都更與檢討
【承先啟後】五和新村都更與檢討

十年前,中國大陸浙江省外海大陳島上的居民,飄洋過海來到台灣,撤退來台後,有 44 戶大陳義胞沒有遷入政府安排在各地的新村,而是集居在永和福和橋畔的虎吼洲(現在的福和運動公園)。按每戶人口比例分配,每人分得1.5至2坪土地,由政府發給住戶「中美贈屋契約書」。從最早的 44 戶大陳居民,到如今雙和地區聚集4萬多人,成為全省最大的大陳聚落。
1959 年八七水災,新店溪水氾濫,永和受災損失慘重。除了原住在堤防外的人家遷移入新生地,大陳義胞也從虎吼洲遷到新生地來定居,原建於永和堤外水源地的五和村,遷往堤內新生地成為今日的五和新村(今永成、大同、忠義、新生四里)。

五和新村都更配置圖

灣各地的大陳新村經過五十多年,因先天與後天的條件不同,發展情況有些不同,有些大陳新村逐漸沒落、有的廢村,年輕一代不是搬離,就是到外縣市打拼,人口大量外流到各地,導致許多的大陳新村內沒有大陳義胞居住。我們學校旁邊的五和新村是目前保存較完整的大陳新村之一,因為位置、環境的關係,人口外移的影響不顯著,居住在這裡的大陳後代人數仍然有增無減。


和大陳義胞地區大約有1,500戶居民,因社區巷道狹窄只容一輛車通過,許多住宅都是六坪大小的一樓空間,前半是客廳,區隔後方廚房的是通往樓上房間的樓梯,加上房舍老舊,被選定為都市更新地區。希望「從安置到生根」、「重現大陳島」、「共創大陳新家園」,將歷史變遷中的文化意涵納入了都市重整的範疇。
(資料來源:擬定臺北縣永和市大陳義胞地區都市更新計畫書,頁13。) 


據我們的訪談,像周奶奶、張奶奶這些第一代的大陳人來到臺灣後,因為語言和文化的差異,生活社交圈較封閉,但像周叔叔(國良)、胡阿姨(梅桂、梅花、梅蘭) 、祈葳外婆…...等等大陳人第二代,隨著社會發展、資訊發達又在台灣接受教育,已和本地人已經沒有太多差異。

叔叔(國良)說:大陳人的個性有些像客家人,刻苦耐勞、勤儉節約。大陳人在奮鬥過程中不斷努力、百折不撓、力爭上游的奮鬥精神,就是「大陳精神」。只是年輕一輩的大陳後代,因為經濟已不像以往匱乏,加上資訊衝擊以及次文化的氾濫,大陳文化的保存與身份認同也漸漸不被重視。


次的都市更新,對「五和新村」來說或許是一個重生之契機,未來完成都更後,對外能夠強化與周邊地區及環境資源的串聯,對內可以提升整體居住環境品質,將這裡轉變為一個宜居的新家園,留存大陳文化(建立大陳會館、將蔣公感恩堂以及觀音廟保存下去),凝聚居民共識,促進身分認同,使大陳人的後代願意留在此地生活,進而『落地生根』。


今政府為了保有少數族群(新住民、原住民、客家)珍貴的文化,不斷積極推廣各族群的傳統,而蘊含豐富歷史意義與文化內涵的大陳人更應該重新被重視。我們希望透過這次的研究主題「飄洋過海60年 大陳人在永和」,能讓更多人認識大陳人的風俗、文化及傳統,了解大陳人來台後所遭遇到的困難和挑戰,以及大陳人在永和的點點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