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通過初試了!」聽到這個消息,我又驚又喜的,幻想著我光榮上台接受頒獎的樣子,殊不知後頭的複試才是重頭戲……。
為了參加複試(口試),我們加強了訓練。在訓練當中,老師會模擬評審,問我們一些有關實驗報告的內容,並正式演練。「什麼是……」、「為什麼會……」,面對老師源源不絕的提問,大家「大多」都能靈機一動,想出正確的答案;無法回答時,支吾其詞的我們,便像「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中的魚肉一樣,任「人」宰割,而老師也不是省油的燈,除了罵人之外,那眼神才是最可怕的,不但會瞪人,甚至還會讓你覺得汗毛直豎,背後一陣涼意。這嚴格的訓練很辛苦,不但讓我們疲累不堪,也使幾位同學留下了難得的眼淚,不過這一切都很值得!
經過了充分的練習後,比賽的腳步一天天的走來,我們懷抱著緊張的心情,踏入比賽地點----漳和國中。我們的研究主題是靜電,屬於物理科;而學校除了我們這一組,還有三組也進了複試,分別是生物科的介殼蟲;地球科學科的大樓風;還有應用科學科的拍翅飛鳥。我們這四組分別都是每個科系的第一組,因此心情格外緊張。「唰!」門被打開了。不知道為什麼,我的直覺告訴我,現在走進來的,必定是攸關我們生死的評審老師、教授。「好,請你們開始說吧!」評審老師一聲令下,我們先向他們打招呼,便開始講解我們的研究主題、內容。由於報告的內容有點長,我們採用輪流制的方法。我是第一個人,我盡力以適當的音量以及清楚的口齒講解,希望能讓評審老師們留下良好的印象。「交棒!」我心想,希望第二位同學也能夠將最好的一面展現給評審老師看。等到第四位同學說完後,最殘酷的時刻來臨----評審老師即將給予我們他們的想法、建議、指教。「你們的……」、「那麼……」,評審老師們的問題,我們大多都有辦法回答,我也希望能拿到好成績。
我從小就對自然很有興趣,能夠參加這次科展,還能進複賽,是我的榮幸。在科展中,我學到了很多,不只是對於自然科學的更加認識,也大大增進了我和隊友的互動、交換條件,然後製作實驗並撰寫研究結果。雖然在這次的比賽中並沒有拿到很好的名次,但是過程才是最重要的。現在我要介紹我們的科展主題。
我們科展的研究主題是:水「萊」電.探討靜電與各式萊頓瓶的關係。我們的摘要是,靜電現象包括許多大自然例子,像塑膠袋與手之間的吸引、冬天脫毛衣產生火花、溜滑梯時被電到等等。當了個絕緣體相互摩擦後,可能在表面上累積電荷,這些電荷不能自由移動,就會產生靜電。而在早期人們也會利用萊頓瓶收集靜電,所以我們從日常生活中的發現再透過實驗,了解靜電的形成與性質,並製作各式的萊頓瓶,再利用每一個不同形式的萊頓瓶構造與組成來探討靜電的儲存,最後利用靜電與萊頓瓶來製作有趣的科學玩具,讓靜電這個有趣的現象寓教於樂於生活當中。我們的實驗內容與結果是.一、將兩個絕緣體相互摩擦或感應起電後,在表面上累積正負電荷,這些電荷無法自由移動,就稱為靜電。而摩擦起電中隨著摩擦次數的增加,靜電的量也愈來愈大。二、我們可以利用萊頓瓶來儲存靜電,利用資料的查詢以及實際的操作,我們利用塑膠杯和鋁箔紙來做簡易的萊頓瓶,在日常中也可自行操作進行靜電的實驗。三、我們製作了塑膠杯、玻璃瓶、塑膠瓶和羊奶瓶萊頓瓶,也製作了不同面積的導線,看看萊頓瓶儲存靜電的效果。四、我們利用靜電進行科學玩具的實作,透過富蘭克林馬達與鐘擺的操作,了解感應起電與靜電的吸引。以上就是我們的科展主題,謝謝老師的指教和隊員的團結一致。
在六年級剛開學時,老師就有問過我們是否有興趣去參加「科學展覽會」。一向對自然科學都很有興趣的我,就毫不猶豫地決定參加了!經過自然老師的詢問後,我們由四個同學一起組成一組。因為我們都對電很有興趣,所以就以「靜電」來做為這次初賽的報告主題。我們利用課餘時間一起找資料,一起討論,在一次又一次的實驗,經過指導老師的修正後,我們通過學校的初賽,我們可以代表學校參加新北市校際間的比賽的了!
我們這組還是以靜電作為報告的主題,並且添加更多有趣的實驗,像是富蘭克林鐘擺、富蘭克林馬達、靜電貼紙.......。在實驗中,我不僅了解了到底甚麼是靜電,也知道靜電是可以被儲存的!例如︰靜電是透過兩個絕緣體互相摩擦感應起電後,在表面上累積的正負電荷,而他們無法自由移動,這就是靜電。我們也透過萊頓瓶來儲存靜電。在實驗中,我們還應用了五年級學到的「水溶液導電性」的實驗。我們先在來頓瓶內裝入食鹽水、糖水、小蘇打水.......,其次我們利用PVC塑膠水管摩擦萊頓瓶或直接接觸電漿球後感應起電,再用三用式電錶來測量它們的導電性。
這一些實驗不僅能讓我親手做,成果親自拍照,更讓我體會到科學的樂趣。我們將實驗主題分成四大類,我們四個人分別報告,我們除了把重點內容背下來 ,還要充分了解實驗的原理與過程。
轉眼間,比賽當天就到了。在比賽時,評審老師一邊聽一邊問我們一些相關的問題,我們雖然都有一點緊張,卻能快速又正確的回答出問題。當比賽結果出爐時,大家都抱著期待心情,等著謎底揭曉。 正當老師一說我們得到的成績是甲時, 只見我們那失望的表情顯現在臉上……。但我並沒有因此而灰心,因為這場比賽是一趟很好的經驗之旅,也是一個值得我們再三回憶起的過程!
拖著灌鉛的腳步緩慢的往自然教室前進,面對有著魔鬼綽號的老師,那雙銳利的眼睛,嚴肅的口吻,讓我們一絲都無法懈怠,真是叫人不寒而慄……
複賽前幾個禮拜,老師模擬評審來糾正及發問問題。當時,我們全組被老師的難題給問傻了!「哼!難道評審問到不會的、不懂的,你們就愣在那邊嗎?!」「你們再混下去阿!四個人不團結,我看你們怎麼報告!」這幾句話如當頭棒喝重重的敲醒了我們,也讓我們有了要再努力、前進的動力。
接下來的幾天,我們發現兩位老師真不是浪得虛名。平常,除了教導我們的許多關於靜電的知識,也犧牲許多休息時間:早上教完課;中午訓練;下午教課;作業指導時間還要集訓。完全沒有自己的時間。當然我們也十分賣力。把自己要解說的部分一一搞懂,再熟悉其他單元,試著去揣測評審老師們會問甚麼問題,不會的話,要如何應對等等。雖然有時我們會很感到疲憊;而且常為老師糾正的部分感到不平,但是觀念一轉,其實老師也是為我們充足實力阿!想到這裡就覺得自己是沒有資格叫苦喊累的。
終於到了比賽的時間,我們是第一棒,可能是太緊張的緣故,在中間的時候有些小失誤,同伴們看著我失望的眼神說:「看開一點說不定不會影響太多分阿!」老師也在一旁加油打氣說:「你們都很厲害阿!」
皇天不負苦心人,成績出爐了!這次代表學校出去參賽的組別表現都十分優異,我們得到甲等。聽到成績時全組有點失落,但老師說結果並不代表一切,重點是你有沒有努力。我聽到老師這麼說突然恍然大悟,其實能夠参加複賽已經很不容易,而那種經驗是不能和成績畫上等號,過程才最可貴的!
謝謝指導老師們,沒有您們我們就無法站在比賽的會場中;謝謝組員們你們陪伴著我一起走完全程。我在這次的科展從一開始的懵懵懂懂到後來出去比賽的這段過程中,獲益良多。也希望往後也能參加類似的活動,為校爭光!
這一次的科展對我來說是一場重要的盛宴,因為這是我最後一次參加正式的比賽了!所以從校內徵選時就抱持著「決不能輸」的心態,所以當市賽成績公布時,大家都迫不及待地上網查看,而且夢想實現了,一打開網頁我們看到了兩個斗大的字—特優,全組欣喜若狂!
但是,總是有些不順遂的障礙擋在前頭,在開心之際,我們也不忘拜託老師詢問主辦單位,查詢我們是否有晉級國展,也許是基於主題不夠新穎或其他種種因素我們並沒有順利進入國展。
雖然組員們和我都十分落寞,但是這也是一個很好的學習經驗,從無到有,我們學習到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因為有時大家的意見會分歧,所以要經過短暫的討論,才能達成共識;而口頭報告時也要虛心接受師長和同學提供的意見,才能夠更加進步,除了這些要點之外,還有幾點比賽時的注意事項:
如果有做到這幾點,應該可以得到不錯的成績。
雖然這一次我們並沒有成功進入國展,不過俗話說「失敗為成功之母」只要慢慢的累積經驗,相信日後也能參加相關的活動。
回到了去年的11月,我和其他三位同學一起研究了「除鏽」這個主題,那時大家都很拼命做實驗報告,但大家的目的是一致的,就是「我要進科展」,這個心願可是我一直以來的心願,所以這個目標我非達成不可。結果我發現努力是有代價的,我們入選了科展,我開心不已。這時老師問我們一句話:「要不要換主題」我們猶豫了一下,但還是覺得換題目比較好,所以我們定了一個很日常生活的題目──大樓風。
當時我們會選這個題目是因為常常我們走在學校紫光樓的走廊上都會感受到一道道的風呼嘯而過,使我們覺得很好奇,為什麼在其他地方沒什麼風,反而在走廊出風口的位置風會那麼強?還有一次上課時窗外吹起微風後,教室的門居然很大聲的”碰”一聲關上,大家都嚇了一跳,於是我們跑去問老師,而老師說明是風的氣流經過窗戶匯集而成,有時會在四周覺得風沒有那麼大但是匯集後突然的變強,所以在去找了很多關於風的資料,發現有一個專有名詞叫「大樓風」,常常在建造與設計大樓時都要考慮大樓風的影響。
之後我們今過許多艱辛的訓練,但也讓我知道在過程中最難的問題是和同學達成共識,因為每遇到一個問題時就要立刻解決,但大家的意見都不同,可是大家都認為自己的想法是最好的,所以都要包容對方的意見,但是最後我們還是以最正確的方法為優先決定。在初賽時,我們很順利的通過,接著來到複賽,我們更是掌握一分一秒來做準備,結果付出是有代價的,我們得到特優,但可惜我們無法進入全國賽,而是別的國小的特優進入全國賽,這個結果也讓大家傷心不已,可使我們不用氣餒,因為以後還有機會,但也不能比完賽就開始放鬆,而是要努力去分析我們和別組差在哪裡?下次改進,才有機會進全國賽。
這是我小學以來第一次參加科展,也是最後一次…這也是一份非常難得的經驗,雖然這次並沒有順利的進入國展,但是,這份難得的經驗卻是我人生中一個十分寶貴的一場比賽,帶給我十分大的啟示,也在我的記憶中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在比賽前,我們十分辛苦,要背報告,還要做許多和實驗相關的物品,還要想如何寫出一份完美又有趣的報告,要將一個不懂的人說到完全懂…我們十分的努力,即使,要犧牲中午睡覺的時間,也常常因為被報告而很晚睡覺,即使我們曾經想要放棄,即使我們曾經感到厭煩,但是,毅力依舊支撐了我們,雖然這過程十分的辛苦,可是這些我們都熬過去了,或許,成績雖然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好,但是,那卻是一個比任何一種東西都還要珍貴的經驗,也是一種成長。
比賽當天,我們來到彰和國中,心中有股莫名的壓力,因為在這一天,就即將要驗收我們一直努力以來的結果,雖然,在比賽過程中,我們吃了點小螺絲,也有一題問題答不出來,我們卻依舊冷靜沉著的報告完畢,或許吧!這是一種人生的逆境,因為運氣不好所以無法參加我們最期待的國展,雖然在接到通知時,令我們失望不已,可是,這一次的失敗也為我們的未來增添了許多的經驗,在這一次的經驗中,我們學習團結合作,學習如何有效的分配工作,學習了如何完整的解說一整篇報告,學習了如何回答評審的問題,學習了如何不讓自己緊張……,這都是只有我們才有的經驗,更是一種珍貴的養分。
在我五年級的時候,開始對自然產生興趣,因此在六年級上學期決定參加科展,而因為是第一次參予製作科展,所以對「科展」感到些許的陌生,才剛開始,就已經在煩惱會做得完嗎?會交得出報告嗎?
走在學校的紫光樓穿堂中,常感到有刺骨的寒風吹過,但一走出穿堂,風就明顯的減弱,因此發現穿堂的風比其他地方的風還強,所以感到很好奇,也造就了本次科展的主題--大樓風的研究。
剛開始,完全不知道要如何下手,只好詢問老師,經過老師的指導後,總算有一點進展了!不過進度稍慢了一些,但是我們還是繼續朝著目標前進。時間飛逝,物換星移,眼看初賽就快要到了,心中煩惱著:這次過的了初選嗎?結果全校共有四件作品進入了複賽,其中包含了我們的作品,因此必須趕緊準備複賽要用的實驗器材、製作海報及加強背讀面審的資料等,在練習報告時,遇到了很多瓶頸,例如: 講錯、忘詞,等等… …在比賽的前幾天,我們大家努力的複習,複審當天,評審就站在我們的正前方,我搓手頓足,十分的緊張,輪到我報告了,我的心中只想著:「不能說錯,不能說錯,不能說錯……」
比賽結束了,迫不及待的想知道成績,結果成績出爐了,完全讓我吃了一驚,我們得到了特優而且又是最佳團隊合作及最佳創意獎,真是令人高興!代表這半年來,我們的努力是沒有白費的。有句話說:「有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穫」,我們就是如此。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得了特優的成績卻沒能進入國展,雖然非常的失望,但是也是一個非常難忘的經驗。 有了這次比賽的經驗告訴了我,比賽的成績並不是重點,重點在於研究學習的過程,我們從中學到了如何互相包容;學到了如何克服困難,不被困難克服;學會如何團隊合作。俗話說:『成功是優點的發揮,失敗是缺點的累積』失敗了,就從原地重新爬起,繼續前進,才能更加進步。將來到了國中如果有機會參加科展,我絕對會把握機會,再做出一個完美的研究實驗主題,繼續再創佳績。
第五十三屆科學展覽會終於結束了,我们得到特優,這一次的活動讓我們學到了許多的知識還有許多的感想,以下是我參加這一次科展的心得。
一開始當我甄選上科展時,由於每天都要到自然教室練習而且還要犧牲許多的下課以及中午的休息時間有時還真令我不能適應,還想過要自動退出呢。
但是我覺得這是個很難得的機會,我不能半途而廢一定要努力到最後的一分一秒才可以,另外在進行實驗時也會遇到許多困難例如在做模擬實驗時有時數據會與探討結果和資料不同,但我們沒有輕言放棄再一次又一次的討論與修改調整後,終於成功達成實驗,如果當初我們遇到困難就立刻放棄,那就沒有辦法得到這次比賽特優組的榮耀了。
到了比賽當天我的心情就像做雲宵飛車一樣在準備時就像準備登上高處一樣心驚膽跳如果沒有學姐的安慰我早就下的尿失禁了,當評審進入會場時我的心情就像從高處俯衝而下心臟指數破表但我卻沒有露出那恐懼的眼神因為我知道依竊的努力都是未了今天一定要心屏氣和面對評審,不要緊張。
幾天後,成績公告了,我們得到了特優。這驗證了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道理,只要肯努力夢想就離你不遠了。
比賽的日子一天天逼近了,心情也越來越緊張,一想到得上台報告,我就全身緊繃,好希望有個超級頭腦把報告內容全部牢牢的記在腦海裡,然後像讀卡機一樣,一字不漏流暢的解說出來,可是上台的恐懼是我得克服的,相信有了必勝的決心,在老師和家人的鼓勵下,藉助同學之間不斷的演練,我一定做得到;在比賽的前夕,我期盼著一切順利,希望老天爺給我無比的勇氣,獲得勝利。
讓我們幾個小女子大展身手的日子終於到了,準備了大半年,大家每天不是做實驗就是整理報告,忙得不亦樂乎,培養出了絕佳的默契。每個人都懷著緊張又興奮的心情來到比賽現場,畢竟這是我第一次參加科展,緊張到我一直聽到時間滴答、滴答的聲音。看到周圍來自各校的代表,個個都是信心滿滿,全想拿第一的樣子,更讓我們不敢懈怠,準備全力以赴。等到評審一進場,我們就是第一組,雖然只有短短的十分鐘介紹和報告主題內容,全組的人都全神貫注的注視著評審,深怕自己負責的部分出錯,而影響到全組的成績,很幸運的是評審很親切,問答時讓我們以較輕鬆的方式自由回答,緊張的情緒頓時消了一半,組員們都很踴躍答題,希望藉此能多得評審青睞,多加一些分數;比賽結束了,因為中途出了一點小差錯,我們都很失落,以為是和獎項無緣了。沒想到,當天下午比賽結果就已經出爐,由網路得到的消息竟然是︱特優獎,我簡直是不敢相信,一再確認沒看錯,而此時媽媽的手機也傳來彼此道賀的鈴聲,是真的 ,是真的!我高興的就像是要直飛天際一樣,太棒了!我們贏了。
在四年級剛開學沒多久,自然老師突然問我要不要參加科展,進行科學研究,我說好,從此開始,我便和陳玟諭一起共五人做科展。
為了選出最合適做科展的人,學校準備了一些考試,測驗我們的能力。第一關,老師先讓我們做一些實驗,再寫成報告,然後經過老師的討論,進入第二關─口試,要你講解內容及想法,做簡單的口頭報告,我和陳玟諭她們兩關都通過了,準備參加市展。
市展是指整個新北市中小學做科展的團隊齊聚ㄧ堂,展現大家平常練習的成果,及說服評審老師的能力,讓大家對你刮目相看。我們這組為了贏得比賽,每天不斷練習,練到每個人都把稿子記的滾瓜爛熟,還是繼續練,因為除了背,還得熟能生巧,講得非常流暢。
可能是因為比賽日期太快到來,因此大家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只要下了課,也不休息,大家把握時間練習,擔心到時候因為自己的失誤,而拖累全組的成績,很不值得。比賽前,老師說了一些鼓勵大家的話,要我們別緊張,要記得「我們最棒的!」
到了現場,大家都盡力發揮平時的練習成果,雖然還是有一些小瑕疵,但是我們努力成果,評審看到了,我們表現優異,得到了特優,為學校爭光,也進入國展,我們會繼續努力,想辦法做不同的實驗,在國展的眾多的參賽隊伍中脫穎而出。
當我知道有科展這個活動時,我感到既期待緊張,因為不知道能不能參加這個活動,所以就請教我的同學陳玟諭,有沒有機會讓我參加這個團體?結果她說報名已經截止了,知道消息後我非常沮喪,可是我真的很想參加,所以就鼓起勇氣請教張老師,是否還可以參加科展,一聽到張老師說破例讓我參加,我喜出望外,太好了!因為我對科學研究很有興趣。
“科展的主題“是什麼呢?原來這次的題目是「拍翅飛鳥」。我們要做一份三十頁的報告來解說實驗的過程和使用材料,還要記錄拍翅飛鳥的飛行路線、飛行距離和特殊變化。所以大家要分工合作,才能完成這項實驗。經過許多次實驗,我們發現一、拍翅飛鳥在較高的地方,飛的距離較遠;較低的地方,飛的平均距離較近。二、拍翅飛鳥最遠可以飛18公尺左右,飛行距離很遠。三、拍翅飛鳥的飛行會受風的影響。
在實驗過程中,有的人負責放下拍翅飛鳥、有的人測量飛行距離、有人負責喊口令、有的人寫報告,其中,我是負責寫報告。這是一個非常具有挑戰性的工作,因為要非常信心,才能寫出完整的報告。
科展的準備過程雖然辛苦,但也很有趣,每天大家總是帶著笑容來做實驗呢!但也有許多困難挑戰著我們,讓大家忙的團團轉。例如:要怎麼組裝拍翅飛鳥、怎麼測量飛行距離、怎么記錄資料的變化。還好有張老師的指導和幫忙,我們碰到的難題都一一解決,報告的進度也在有效率之下完成。
參加科展讓我有很大的收獲,不但可以交到許多的好朋友,也可以增加科學知識,真是一舉兩得啊!我非常感謝張老師的耐心指導,和同組組員的分工合作,讓這次的科展活動可以順利的完成。
科學界有浩瀚無窮的知識,等著我們去開發探索,我相信每個喜歡自然課的同學,都想對科學有進一步的了解和實驗才喜歡的,我因為喜歡自然進而想進入科展的研究團隊,因為科展會讓我們增加非常多的有關於自然科學的知識。自從我參加科展後,我就對自然科學這門功課加倍喜愛。
在我三年級暑假班時,張老師要我做一份「拍翅飛鳥」的報告,我既害怕又感到非常興奮。我和同學開始查詢各項有關的資料,在研究討論過程中,我了解到追求科學的有趣方式,透過我們觀察與體驗,讓我們有全方面的吸收與理解,最後再用書寫的方式表達科學的充分美感。
我們利用早上朝會、中午午休時間一起研究、討論,過程中,我們有不愉快的爭執、有同心協力的合作,所以創作了模型、道具和書面的報告,讓我們充滿成就感及自信心,我們這些同學們的默契也大增、行動力也一致。
參加科展後,我深刻體會到科學是無所不在,我對自然世界的疑問與好奇,更是充滿求知的行動力,我相信我們只要用心觀察,更能知道科學的美妙,科學素養也更進步了!能參加我生平中的第一次國展,我要首先要謝謝給我機會的張老師、指導我的黃老師,還有陪我一起努力的同學們,你們辛苦了,我們一起繼續加油,向前邁進!得到一個好榮譽,為家人、老師、學校、自己爭光! GO!GO1GO! 加油!!!加油!!!加油!!!
參與科展培訓和比賽,真是一件特別又令人難忘的經驗。
與科展的相遇是從三年級下學期開始,黃老師問我有沒有興趣參與科展訓練,我想了一陣子,是接受美展訓練好呢,還是科展?最後我選擇了科展。參加甄選時,不斷在心裡反覆背誦前一天想好的說辭,說明的時候,緊張得不得了,腦中一片空白,原以為希望不大,沒想到竟然入選了,我非常高興。
接下來就是找研究主題了,好的點子並不會憑空出現,因為暑假時我們上製作拍翅飛鳥的課,經過一次又一次的討論,最後決定用拍翅飛鳥來探討影響拍翅飛行的因素做為主題。選定研究的方向後,開始設計實驗。我們利用中午的時間,在自然教室進行研究。還記得,為了實驗拍翅飛鳥的飛行變化,我們在紫光樓跑上跑下,但是我們發現風會影響拍翅飛鳥的飛行,所以選擇在六樓多功能教室實驗。我們的實驗有橡皮筋扭轉圈數、翅膀的大小、尾翼的角度等,我負責施放拍翅飛鳥,李婕琳負責記錄,陳玟諭、茅瑋庭和羅凡菩負責測量飛行距離,一次比一次熟練,終於有了初步的成果!
最令人難忘的不只是在學校進行研究的時光,還有跟同伴們在電話討論、一起加油打氣、一起準備報告、模擬比賽提問等,還有為了練習口頭報告,為了製作海報努力打字,一起花了許多時間和心力,兩位老師也陪著我們練習、討論。點點滴滴現在想起來還是記憶猶新呢!
到漳和國中參加比賽時,我們非常緊張,在正式上場接受評審們的提問時,有點默契不佳的相互搶答,事後有人很生氣的抱怨,有人很沮喪的和我用臉書即時通抒發心情,我原本以為不會得獎,卻還是忍不住一直上網查看。星期一到學校,李婕琳說我們得了特優,還要去參加國展呢!真是不可思議,卻也令人興奮不已。
歷經了數個月的努力,我們終於嘗到了甜美的果實,就是我們獲得了『特優』!而且還同時取得了進入『全國科展大賽』的門票!其實成績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們在過程中學到了什麼。在這些過程當中,我嘗盡了酸甜苦辣,有時開心,有時勞累,甚至到了想放棄的念頭,雖然複賽結束了,但是還有更多的重重難關正等著我們去挑戰及突破!在這次的研究過程中,除了要感謝吳俊良老師的耐心指導外,還要謝謝家人們給我支持下去的動力及勇氣,因為有了你們的鼓勵及加油,我才能走到現在這一步!
有了上回的經驗,這次再進行研究及實驗時,就較能得心應手。剛開始我們想過許多不同的研究題材,但是除了我有經驗外,其他的組員都是首次接觸科展,而面對『科展』,彷彿就像是剛接觸世面懵懵懂懂的小孩子,大多想到的題目天馬行空、缺乏可行性,簡直就是『不可能的任務之科展行動』!我們努力觀察生活周遭的事物,發現生態園區的雞蛋花樹的落葉上有許多的白色小顆粒,詢問老師之後,發現那是一種名叫─『介殼蟲』的農業害蟲,我們為了想要更進一步了解牠,於是展開了我們的『葉界殺手』介殼蟲探究之旅!
剛開始,對『介殼蟲』感到好奇、一頭霧水與陌生的我們,簡直是毫無頭緒,不知該從何著手起步,但經過老師的指點迷津後,頓時茅塞頓開,全部的組員們合力共同討論並一同繪製了關於介殼蟲的心智圖,踏出了我們的第一步。我們根據對心智圖上所繪製的文字,整理、規劃成實驗流程圖,接著設計並同步進行實驗。目不轉睛地盯著顯微鏡,觀察介殼蟲的一舉一動;調查校園內外,令人眼花撩亂的介殼蟲的種類與分布情形;進行不同介質因素,對介殼蟲的生活情形影響實驗;觀察介殼蟲共生及對植物的侵害情形;最後終於完成了耗費數個月的心血結晶,所得來的研究報告與結論。
我們一路過關斬將,順利地通過初審,進入複賽,卻不知道接下來有更恐怖的魔鬼訓練正等著我們前來闖關─口頭報告,不擅長口語表達的我,這根本就是個可怕的夢懕!除了要將報告內容『記』的滾瓜爛熟外,不容許內容突然中斷、講話結巴,還要時時刻刻保持微笑,把評審當作是同學,就像是和他們自然的聊天一樣,光是想到要將報告背的比任何人都還要熟的時候,就已經令我一個頭兩個大了!更何況還要同時兼具以上的幾點事項。雖然只有短短的兩周練習時間,但我仍然全力以赴,克服了重重困難,準備迎接複賽的挑戰!
比賽當天,我們發揮全力,努力地將我們報告,以完美的口頭方式呈現,雖然評審認為我們的報告太過冗長,但是那都已成為過去,準備期待成績的公布!等待成績出爐,簡直就是度『秒』如年,緊張、驚喜、焦躁等多種思緒五味雜陳,終於,成績彷如一個意外的驚喜,降臨在我們的身旁,我們奪得了『特優』!
原本對『介殼蟲』這種小型農業害蟲一無所知的我們,如今從井底之蛙變成了介殼蟲小達人,如果不是藉由這次的科展,我們可能一輩子也無法了解到介殼蟲多樣的種類及特徵、豐富多元的生活習性及特性和奇妙的構造及型態……等關於介殼蟲的多方面知識;如果以後還有機會,我絕對不會放棄,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一旦握住了,就不要讓它輕易的從身邊溜走!
還記的去年的暑假,和同學熱烈討論這次科展的題目,開學後在老師的指點下,我們就決定要做「介殼蟲」,剛開始我連介殼蟲這三個字都沒聽過,更不用說是牠的生活習性,或是影響,但是科展就讓我知道了介殼蟲的大小事,也讓我學會和同學合作的重要性。
這次的科展在吳老師和張老師的指導下我們做出了一連串的實驗,像是溫度對介殼蟲的影響,發現到溫度會影響介殼蟲孵化的速度,還有濕度、光度等實驗,也發現到螞蟻會幫介殼蟲搬家,這都是我一開始不知道的事,還利用假日以及午休的時間記錄觀察介殼蟲的種類,發現到校園內有六種的介殼蟲,且在生態園有比較多種介殼蟲,在一天一天的研究實驗後,比賽的時間總算到了……..
如果你問我哪裡最困難,就是將整份報告背起來,看到那麼多字,我就一個頭兩個大,不知該從哪裡背,還好老師把這份報告分成一段一段的分給組員背,不過最辛苦得就是組長,因為她背得最多,真是辛苦她了。這項考驗要把自己講的部份說得滾瓜爛熟,不能口吃,還要盡量口語化,除此之外,還要面帶微笑,
立正站好,說話的時候要大聲,這時我就心想,我都快要嚇死了還要面帶微笑,但我還是做到了。
比賽的當天,我們搭著校車前往比賽地點,雖然大家都在聊天,但我想大家的心中一定是非常的緊張。總算到了比賽地點,組長帶領我們到了我們的比賽位置,就在入口一進去第一個位置,評審第一眼就看到我們。評審來到了我們的面前,我們說評審老師好,比賽就開始了.…...
和評審對話的過程,只能說時間飛快地流過,連抓都來不及抓,只見三位評審沒有表情,非常安靜,不怪還好還是順利講完了。
經過兩天後我們終於知道我們得到特優,還要參加國展,這使我們這組非常開心,因為這是及人小學第一次派出的隊伍參加國展,當然我們會更加努力。這次的科展真的讓我學習到很多,不只只是自然方面的知識,而是生活上可以用的東西。
最後我謝謝我們的指導老師,他犧牲了午休的時間和下午的時間,也是因為有你,才會有這樣的好成績。老師謝謝你。
我覺得自然科學很有趣,因為可以靠自己不斷的觀察探索找出答案。這次很幸運能參加科展,在小學的最後一年留下美好的回憶。選擇參賽組員時,我們必須自己尋找搭檔並合作完成一份報告,在互助當中,我也發現一份好的報告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完成。雖然我們做出來的成果差強人意,不過令人驚喜的是,我們入選了!
我被分派到生物組,除了兩位同班同學之外,還有五年級的兩人,長期的密切合作,讓原本不熟識的大家都成為感情很好的朋友。而我們選擇的實驗主題是介殼蟲。我以前完全不知道世界上還有介殼蟲這種生物,但是查過資料以後知道,原來我們有時會在樹葉或葉梗上發現的白色棉絮也是介殼蟲的一種。在研究過程中,有很多事情是我不知道的,讓我覺得很新奇;像是利用顯微鏡觀察介殼蟲蹣跚的爬來爬去;或畫下牠們在枝葉間的蹤影。我最喜歡的過程是每天早上撿拾雞蛋花的落葉,觀察上面有沒有介殼蟲,雖然每一天都是一成不變的工作,但只要仔細觀察,都會發現有些微的不同;每次一發現變化,都覺得很有成就感。經過長期的實驗和紀錄以後,我學會了好多知識;原本只擅長及喜愛化學的我,也慢慢愛上了生物。
隨著比賽日期的逼近,我們也完成了研究說明書並且準備口頭報告。我覺得要清楚向評審說明研究內容也是一大挑戰,特別是要將內容豐富的報告書背得滾瓜爛熟,解說時卻又要簡明扼要的介紹。大家都高度凝聚的練習著,無非就是希望能在比賽中脫穎而出。到了比賽當天,老師在會場裡面讓我們做最後一次的練習便離開了;而我們也默默的背誦所要講解的部份,希望等一下能展現最好的一面。等評審一就定位,我們立刻開始解說,雖然十分緊張,但我依然儘量不使聲音顫抖。我們最後並沒有講解完畢,評審也沒有多做表示;離開會場時大家都面色凝重。直到公佈成績的那一天,非常令人驚喜的是,我們入圍全國科展了!在教室得知這個消息的我忍不住失態的歡呼了起來。總算沒有白費我們長久來的努力。
我會參加科展,是因為受到媽媽的鼓勵。剛開始成為科展的一員,有點狀況外和不知所措,但經過一段時間,在老師的講解下,我終於對科展有初步的認識及瞭解。經過大家的不斷的討論後,我們將這次科展的主題 定為:「葉界殺手–介殼蟲的生態研究與探討」並展開了研究。
我們在做實驗的過程中,雖然每個人有許多不一樣的想法和新奇的點子,但我們從不吵架,反而是以理性的態度互相溝通,最後達成共識。當我們將作品說明書送出去的時候,我還很擔心無法通過,結果卻順利的進入複賽,令我驚訝不已。為了在複賽有亮眼的成績,於是我們利用每天中午及下午的寫做業時間進行練習,一開始我們常常被老師糾正,但經過老師不斷地指導及多次的演練,我們
講得越來越順暢,對研究主題的內容也更加熟悉,這是為了要在複賽中大展身手。
到了複賽的日子,大家一起進入考場,準備比賽時的用具,接著在評審還沒來之前反覆練習,我們每個人都很緊張,害怕比賽時會出差錯,而我則是肚子痛。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評審也來了,於是我們便開始一一介紹研究的內容,當快要輪到我時,我的心一直砰砰的跳,感到非常的不安,但我還是努力克制自己不要顫抖,把內容詳細的說給評審聽。而時間總是不等人的,我們因為講得過於詳細,而無法將全部的資料說完,真是可惜。
由於我們這組的資料非常豐富完整,導致有一大部分沒有提到,為此,大家都很苦惱,也對這次的複賽非常沒有把握。當我們從會場內走出來時,臉上都帶著惋惜的表情,心裡非常的鬱悶,很不開心,但老師說沒有講完不代表沒有機會得到好成績,這句話才讓我們增加了一點點的信心。
我原本以為不可能的任務就此結束了,而緊張與不安也會消失的無影無蹤,沒想到這次的任務結束後,又出現了下一個等待我們去達成的目標。我們不但得到特優,也入選參加國展,當我得知這個消息後,雀躍不已,也迫不及待的想要參加比賽。
今年的科學展覽終於在這星期六落幕了,經過了許多星期的辛苦研究實驗與口說練習,我們努力的成果終於在比賽當天充分展現出來。這次是我第一次參加,所以只能請教同組的六年級學長姐們,以及老師的指導,日積月累,我已經對科展有個初步的認識,也開拓了我的新眼界,留下了一個美好的學習經驗。
還記得去年剛升上五年級時,自然老師建議我去參加科展,我欣然答應,第一次接觸到科學,就非常好奇,在第一階段的作品書報告與第二階段的口頭報告都順利過關,心裡非常開心!結果被分在吳俊良老師的組別,知道我接下來的實驗路程會很艱辛,但有著陪伴我的團員們的努力付出與支持,想著大家都這麼的勤奮,自己也要加強。而我們的實驗主題是介殼蟲的生態研究,做生物科是需要多天的不斷觀察,比起做物理難的許多,在這之間,有時會和和隊友因為意見不同而會發生爭執、糾紛,最後總是可以和緩的方式解決。遇到瓶頸時,都會尋找吳老師,但他總是說:研究實驗是你們的,報告是自己做的,問題是共同解決的。當我聽到這句話時,心裡有多少怨言,但,現在我終於知道,與期吳老師幫我們做,那豈不是什麼也沒學到;和同伴一起共同研究問題,能夠學得更多,印象更深刻,並凝聚向心力,這樣不是很好嗎?
當作品說明書寄出後,那一段時間每天都再做口頭練習,練到汗水不斷從額頭流下,嘴唇也乾燥,只能猛灌水;如果說得不好,還會遭到老師的責罵,我天生就很愛哭,禁不起這一點折磨,不知流下了多少眼淚,隊友的鼓勵,讓我重新振作起來,希望我能更勇敢。終於,初審成績公布出來了,結果是我們可以參加複審啦!雀躍不已的我們,更加努力的練習,之前的一切努力沒有白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