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群喜愛做研究的孩子們一起努力得來的成果,孩子們雖然只覺得自己只得到甲等,覺得有點可惜,但是看完孩子們的心得會發現,孩子們都能發現自己在過程中所學得的點點滴滴,看到孩子們的成長,我想這就是學校重視科展的一個主要因素……
當初會加入科展,是因為受到吳俊良老師的建議,當時是合唱團團員的我,想有和同學們不一樣的經驗,於是和好朋友一起加入科展,成為了科展的一份子。我們和指導老師常常討論修正我們的題目方向,讓剛加入不久的我常急急忙忙的收集各類型的資料,但隨著經驗愈多,我們知道了如何在每個不同的主題中學到不同的知識。最後,在一次的玩具日中,引發了我們對戰鬥陀螺的好奇,於是將主題定為「轉吧!轉吧!戰鬥陀螺」,進行了之後的實驗。
實驗過程中,有時和團員因為意見不同而會發生爭執,但最後總是能用和平的方式解決爭端。而實驗時,探討未知的問題與進行新的實驗是我最喜歡的部份,因為我能從中學到許多新知識,老師也常在一旁指導、糾正我們,遇到瓶頸時,也會幫我們一起解決問題,讓我們的實驗進行的非常順利。終於,皇天不負苦心人,我們通過了初試,但為了在複試中能有亮眼的成績,我們還得加緊腳步練習呢!
由於我被分配到的台詞最多,所以需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時間練習,然而最重要的是和伙伴們培養絕佳的默契和臨時的應變能力,以及時時面帶微笑並且放輕鬆,而我們也不斷勉勵自己,這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到了比賽會場,儘管對手個個「來勢洶洶」,我們也不曾感到畏懼,準備展現出自己最好的一面。但是,和評審對話的過程中,我們感受到評審對這個實驗的許多不解和疑問。一公佈成績,我的心情一下子盪到了谷底,那麼多個月所做的努力,換來的卻只是一張印著甲等的獎狀,但是老師的一番話,卻改變了我的想法,我的班導泯孜老師對我說:「其實有時後比賽也需要靠一點運氣,也許你講的很好,但是內容卻不合評審的胃口,還是不會得高分的道理是一樣的,所以千萬別氣餒。」沒錯!我們不應該因為成績不好而自怨自艾,而是要去想想自己哪些地方講的不好或需要改正,才能使自己更上一層樓。
從參加科展到結束比賽,我學到了很多,包括如何與人合作、培養做事負責的好習慣、勝不驕敗不餒的態度,雖然比賽成績並不如預期中的好,但是過程中所學到的東西卻比成績和獎金還要珍貴好幾千倍,我們也把自己不夠好的問題寫給學弟妹們,希望能記取教訓,別步上我們的後塵。而這次科展的難得經驗,我會永遠記得。
在剛進入科展的時候,有很多事情是我們不懂的,彷彿一隻剛出生不久的小鳥,正等著鳥媽媽教他們如何在天空中翱翔,但在老師細心的教導下,我們終於慢慢上了軌道,也了解了不少自然的知識。
在科展的過程中,偶爾會遇到一些困難,像是在我們實驗不知道要怎麼做下去時,老師給我們一些靈感,沒想到這個靈感竟然改變了我們以後科展所走的路線,最後我們決定用『戰鬥陀螺』來當我們日後的題目,也許戰鬥陀螺我們從來沒研究過,所以使我們對這個題目越來越好奇,因此我們決定打開這個神祕的面紗。
時間飛逝,我們過了初審,即將要迎接最後的比賽,每位老師都很努力的指導我們,甚至每天犧牲他們的午休時間,每天陪著我們練習。
雖然這次我們只得到了『甲等』,但日後的路還很長,只要肯努力、肯付出,一定會成功的!
我覺得做科展就像是在爬一座陡峭的山, 山路崎嶇,過程艱辛困苦, 但絕不能半途鬆懈,必須咬緊牙關堅持到底。一旦登上山頂,一切豁然開朗,風清雲淡,彷彿人間仙境,所有辛勞, 都得到回報。在實驗過程中,我體會到了做科學研究,應該要追根究底,保持著解決問題的決心,永不放棄,抱著原有的熱誠,堅持到底。唯有真正參與與真心付出;才能真正的了解與真實的擁有。此外要將此得獎的榮譽,與所有給予我們協助、鼓勵的各位老師及家長分享,感謝有你們陪著我們一路走來,謝謝你們!!
科展比賽終於結束了,心情上感覺輕鬆了許多,雖然我們這一組沒有得到特優的獎項,讓人覺得十分可惜。但是在整個參與的過程中,大家都很投入也很開心,留下了許多令人難忘的回憶,我也因此成為陀螺小專家。現在的我可以直接用目測就看出在對打前的兩顆陀螺,那一顆佔優勢,那一顆較弱,這真是一個不錯的收穫
記得在去年底,我們這組決定用「戰鬥陀螺」來當參展作品,消息一出,同學們都報以熱烈的回應。陀螺、發射器、戰鬥平台……在大家慷慨的提供之下,共挑選了二十四顆陀螺來進行實測,開始研究單獨一顆及二顆同時運轉的軌跡,我的寒假也幾乎都在“打陀螺”中度過。除了陀螺,我們還做了彈珠實驗,有入射角、坡度、軌道長度、二顆彈珠的運行軌跡、重量差異、落點位置……等,再加上轉動平台及反轉現象的實驗。這些都是因為要深入了解陀螺旋轉,於是藉由使用彈珠與半球形平台的組合來研究各種影響旋轉的力學變因,就這樣經過不斷的討論、實驗、記錄,最後終於完成了結論。
剛開始聽到我們學校三組都通過了科展初選,讓人好興奮。但這也意味著比賽尚未結束,還有更重要的複賽正等著我們。還記得四月二十八日,一個考驗成果的日子。所有的參賽團隊都聚集在江翠國中準備做最後的爭奪戰,正所謂『關鍵十分鐘』,在這個短短的時間裡,正考驗著我們的表達能力、臨場反應、團隊默契和組織能力是否能得到三位評審的青睞。
在準備科展的過程當中,雖然很忙碌,但心情常常是愉悅的。我很慶幸自己能有機會加入及人的科展團隊,也非常謝謝所有指導老師的帶領及辛勞,老師們真的很棒~老師,謝謝您!
「努力就有收穫。」是我們常常聽到的話,我一直以來認為它只是句口號,但是從我進入科展,體會過了之後,終於有所領悟。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得知了學校有「科展」這個活動,我躍躍欲試,但是一想到得放棄直笛團,令我左右為難,陷入長考,在爸媽的鼓勵下,我拿定了主意,參加科展,展開了一連串探索實驗的美妙旅程。
所謂「萬事起頭難」,科展對我來說就像是一團迷霧,想要走進去,卻不知該從何開始,吳老師從科學實驗的精神步驟,到探討主題的方法,一步步帶我們走進「專業研究」的領域,縱使得犧牲晨間及午休時間,縱使有比同學多一份科展作業,縱使大家不看好我們能研究出什麼東西,但是我百分百樂在其中。
我和王姵淇一組,由吳老師和賴老師指導,決定好研究的主題—乾燥包,正式邁向科展艱辛的路程。一開始,先查資料、畫心智圖,這一切似乎不難,但卻很花時間,每天寫完功課就開電腦查資料,我覺得我坐在電腦前的時間比坐在我家書桌前還多,我也覺得我開維基百科的次數比一般人多上好幾倍,我甚至覺得整個網路世界的的乾燥劑資料已經被我挖完了。一到商店、賣場就仔細研究商品的乾燥劑,還能把每一種乾燥劑的用途如數家珍的闡述說明,爸媽直說不可思議!
經過了蒐集資料的準備階段,終於進入了有趣的實驗階段,每節下課都要紀錄實驗數據,看著那一大串的數字,真不知道要從哪裡整理起,我們把數據和報告打進電腦裡,在老師的協助下完成了二十九頁的報告,順利通過了書審,一切看似完成了,其實還沒,複審的重頭戲才正要開始,我們得把報告轉化成口頭說明,內容不但要精簡扼要,還要能流暢精闢,在八分鐘之內明白我們花了八個月的研究,這簡直就像不可能的任務般讓我心驚膽戰。
我們的努力的確得到了碩大的果實,順利勇奪特優。對於我來說,這 「開花結果」的甜美滋味得來不易,我終於懂得什麼是真正的努力,無怨無悔的付出,換取我們畢生難得的經驗,這一路上,感謝爸媽對我的支持,最感謝的是吳老師和賴老師的指導,讓我從無知變成達人,他們絕對是我最大的推手。
那一年,我們一起努力的科展,成為一幅永遠的畫面。
緊張隨著成績出爐而退去,但成績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們在過程中學到了什麼,在這些過程當中,我嘗盡了酸甜苦辣,有時開心,有時勞累,比賽終於結束時,我開始回憶這段路程,那是多麼有趣阿!我絕不會忘記我的小學科展「『乾』『濕』一把罩---乾燥劑特性探討」。
比賽前我們要將擬定好的實驗一一完成,由於我們這組有兩個人,所以我們得動作只有一快再快。好不容易我們終於完成報告了,可是我們面對的又是另一種考驗,口頭表達!我們要將報告「讀」得滾瓜爛熟,不容許有一丁點的不自然,盡量要口語化,還有不要結巴,就像跟同學聊天一樣,「音量不要往下掉、講話時要帶微笑、稍息立正要站好」是老師不斷叮嚀的事項,也是我們致勝的關鍵,除此之外,隨機應變的能力更是重要,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將報告介紹完後,評審會提出問題,一方面想要更了解我們報告,一方面測試我們對整份報告的了解和提供我們沒有深入研究的問題,我們模擬了很多次,設計很多問題,例如:你們從中學到了什麼?乾燥劑怎麼沒全部帶來?乾燥劑來源是否精確?最後老師告訴我們不會的問題別亂回答,面帶微笑說「我們並沒有深入探討這個問題,謝謝評審指點,未來我們會往這方向研究的。」一切終於準備完成了,就靜靜等待明天表現吧!一邊看漫畫一邊聽音樂的我,盡量讓自己放鬆,果然眼皮替我煩惱的思緒關上了門……
比賽當天我也用平常心面對,在會場我們將一切準備就緒後,又練習一遍,並且還和同伴握手,使彼此的心靜下來,並且互相鼓勵為對方注入更多的信心,當然也少不了幸運物的保護,我們兩人的口袋裡都有著其他人的盼望,士氣自然提升不少。終於輪到我們大展身手,來唄!沒什麼好怕的!雖然我在表面像隻獅子的堅強,但是事實上卻是像隻老鼠,手在發抖、嘴唇顫抖、那顆心噗通噗通的狂跳、在腦中不停呼喊:天啊!誰來救救我!臉上強擠出的一絲笑容是多麼虛偽,好希望我能快結束這場戴著面具的表演,不管心情如何複雜,表演現場是決不能表現出來的,所以擅長「演戲」的我順利完成了任務,但是要面對的卻是評審的「嚴刑拷打」幸好有同伴的加持,我們順利渡過這場大風大浪,緊張的氣氛也跟著嚇得跑去上廁所的我退散,在鏡子前我終於見到除了面具以外的笑臉,嘻嘻~我把心中的冬天打敗,讓春天衝上了舞台!!
比賽後的緊張是一定要的啦!但是信心勝膽怯,我們迫不及待和老師報佳音,高興的說評審有笑,還點著頭離開,可是人難免都想知道結果,就那麼剛好我看到老師打在臉書的訊息,我們得特優耶!這時我體內的血液開始沸騰,我的心情high到最高點,後來查了資料發現我們是小學化學唯一沒進國展的特優組,有一點失望,但在老師安慰下,我了解就算失望,也不能絕望,因為國展不一定是分數最高的,而是最有意義的,這一切就像作夢般,迷糊的開始,莫名其妙的結束,不過就算是場夢也很有價值,是非常難得的經驗,我會好好把握,我絕不會忘記我的小學科展「『乾』『濕』一把罩---乾燥劑特性探討」,希望我上了國中後可以繼續「作夢」……
今年的科學展覽終於在上星期六落幕了,經過了好幾個月的辛苦訓練以及實驗,我們的努力的成果終於在比賽時全部展現出來,也在我小學的最後一年畫下一個美好的句點。
還記得去年參加比賽時,我們初試啼聲,就得到了特優。升上六年級以後,我繼續參加科展的研究,有了一次的經驗,這一次再進行研究及實驗時,就較能得心應手。剛開始我們想過了許多不同的研究題材,但想到的題目總是沒有研究的空間,我們努力觀察生活上的事物,將不解的事物記錄下來,最後終於訂下了一個大方向,便展開了我們對晶體與光的研究。
在研究的過程中,我們已經有了去年的經驗,老師的幫忙就少了許多,而這一次作品中最大的缺點也因為我們的疏失逐漸產生。一開始,我們都認為時間還很充裕,進度非常慢,常常一個禮拜過去了也沒有什麼成果,因此造成了進度嚴重的落後。後來才發現時間其實已經不多了,於是趕緊加快速度。我們製作了許多不同的煙霧箱以及實驗平台,許多的實驗都是以拍照為主。從這一次的研究之中,我認識了光的各種特性,也了解了水晶燈為何會反射或折射出許多七彩光芒。我覺得做實驗中最大的樂趣,便是當你發現某種現象發生的原理時,會特別的興奮。像是當我們以雷射筆照射不同形狀的晶體時,看到了反射及折射出的美麗光芒與我們預期中的結果相同,頓時樂不可支。
接下來,我們將實驗的結果一一放進報告書,過多的照片一度使我們的篇幅過長,不過經由老師的細心指導,我們學到了如何將一個冗長的實驗濃縮成重點,這不僅加強了我們整理資料的技巧,也增進了我們融會貫通的能力。
今年,我們體會了老師的辛苦,在製作海報時,遇到許多的困難,像是排版的問題,或是圖片、表格的擷取,我們都花了非常多的時間在製作,最後甚至因為粗心而沒有存到做好的檔案,又得從頭來過,雖然當時非常失望,但這又是一次讓我們學習成長的機會。
比賽的日子到了,當天中午,我們帶著辛苦製作的實驗設備前往江翠國中。當比賽開始後,我們獨自待在會場練習,現場的安靜讓我們如坐針氈,深怕輪到自己說時會出什麼差錯。接下來的報告過程中,我們的表現比平常在學校練習時還要通順而且熟練,評審提出問題或建議時,場面也沒有停頓,每個問題幾乎都能胸有成竹的回答。評審老師離開後,我們都認為自己講得不錯,對剛剛的表現充滿自信。
剛比完賽時,我們的心情十分的忐忑不安,不知道到自己的表現是否能得獎。結果很快就公布了,星期六傍晚,得知我們得到了特優,我頓時雀躍不已,雖然和去年一樣沒有進入國展,但同伴們的努力大家都有目共睹。
在小學最後一次的科學展覽結束了,雖然結果始終達不到我們的預期,但最重要的其實是研究的過程,每一次的實驗都是一次寶貴的經驗,只要過程中有努力,不管名次如何都是值得的。經由這兩年的訓練,我得到了許多難得的經驗,不管是做實驗的經驗,整理報告的經驗,甚至是待人處事的經驗,都是難能可貴。非常感謝老師願意給我這些寶貴的機會,讓我能在這個機會中學習成長,更謝謝師長們的耐心指導,讓我的小學生活因為科展更加豐富!
今年,第二次做科展,雖然有過一次的經驗,但我對「科展」這詞還是感到很陌生,也因為是第二次做科展,所以老師先前就跟我們說過「這次絕不幫忙,要靠自己努力完成。」這句話讓我心中起了好多問號,這次科展做得完嗎?交得出報告嗎?
在自然教室裡,與同學想著這次科展要做甚麼主題,但想破頭也想不出來,忽然,我們靈機一動想到自己家就是做燈飾的,有很多晶體,因而想到可以探討光與晶體間的微妙關係,於是開始了我們的研究之旅。
剛開始的前幾週,我們毫無頭緒,不知該從何下手,但經老師的指點後,才開始朝煙霧箱的部份去研究,雖然進度比其他兩組都來的慢,但我們還是朝目標邁進,就這樣,實驗大致完成了,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初賽時間也快到了,我們以最快的時間做完紙本的報告書,送出報告書後,心中不停的問自己:「初賽會過嗎?」
結果,送出的三組報告書初賽都過了,我們也趕緊準備複賽要用的東西,複賽的看板是我們最大的困擾,我和同學還不時約出來一起做看板,眼看就快做完的說,結果竟然把檔案用不見了,只好坦然面對現實,重作了!
練習口說時,我總是練的不好,常常忘詞、講錯,拖累同伴,比賽的前幾週,也沒顧好自己的身體,讓自己感冒了,比賽當天也只好帶著病痛去比賽現場,比完後,心中一直很想知道成績如何,一回家,就開電腦等待成績的公布,結果讓我大吃一驚,我們竟然得到特優跟最佳團隊合作獎,我很滿意自己的成績,雖然沒有進入國展,但我還是為自己感到驕傲,這一年的努力沒有白費了!在那短短的十分鐘內,讓我深深的感覺到自己原來有這種天賦,如果以後還有機會,我絕對不會放棄,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一旦握住了,就不要輕易讓它溜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