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經緯度

想像一下哥倫布的時代, 沒有全球衛星定位, 沒有無線電報時台,沒有精確的海圖, 甚至連羅盤都不太可靠,航海家在茫茫的大海上, 如何確定自己的位置?

西元 1884 年經國際本初子午線大會公定,以通過英國倫敦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的南北向垂直線經線為 0 度,作為劃分東西二半球的「基準點」。 格林威治以東稱為東半球,以西稱為西半球。
「經線」又稱為「子午線」。計算經度的「基準線」,稱為「本初子午線」,由此線分為東半球與西半球,各有 180 度。
往東經過亞洲共有 180 度,稱為「東經」;往西經過美洲也是 180 度,稱為「西經」;兩者合而為一,地球經線共為 360 度。

緯度是橫繞地球表面與赤道平行,向南北兩極逐漸縮小的圓圈線,赤道是最長的一條「緯線」;而「緯度」是自地表某一點至地心的直線與赤道的夾角。 緯度的劃分以赤道為計算緯度的基準,赤道緯度為 0 度,以北稱為「北緯」,以南稱為「南緯」。
從赤道至南北極各分為 90 度。南北緯 23.5 度為南北回歸線。
每年的夏至日(約 6 月 22 日)為太陽直射北回歸線,為北半球白晝最長、夜間最短的一天,接近極地可以欣賞到永晝的天象景觀。
每年的冬至日(約 12 月 22 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為北半球白晝最短、夜間最長的一天。
春分(約 3 月 20 日)與秋分(約 9 月 23 日),天下晝夜長短相同。春分之後,北極附近開始極晝,範圍漸大;南極附近極晝結束,極夜開始,範圍漸大。秋分則相反。

地球由西向東自轉(逆時針),每 24 小時自轉一次,以經度 360 度計算,每小時自轉 15 度,亦即每增加 15 度就有一個小時的時差。現今施行的「世界標準時區制」,以格林威治天文台的 0 度經線為中點,將全球劃分為 24 個時區, 每一個時區為經線 15 度,每時區相差一小時。
在一天 24 小時中,以太平洋的中線為「國際換日線」,也是每日時間的起算點;由東向西每增加 15 度增加一小時。全球合計共有 24 個標準時區,同一時區內使用同一時刻,每向東過一時區則鐘錶撥快一小時,向西則撥慢一小時(東加西減)。
sa2-1
經線是連接南極跟北極的線。

 

sa2-2
每一條與赤道平行的線,稱為緯線。


※圖、文資料來源: http://my.stust.edu.tw/sysdata/42/6142/doc/6b95a6118e71d9ad/attach/77760.pdf檢索日期104/09/03、翰林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