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分    享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早期療育成效佳(100年6月10日)轉載國語日報100.6.10第13版
  採訪/諶淑婷
    孩子總是忘東忘西、粗心犯錯,忍不住搶話,坐不住,又容易和同學起衝突?如果孩子長期出現這些徵兆,並且已經影響生活、學習表現,可能需要到醫院確診,是否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病症。

  鄧小弟(化名)在幼稚園時就常被教師指責動作慢半拍、沒規矩;上小學後,常忘記帶作業或頂嘴,被教師處罰,和同學發生激烈衝突,讓鄧媽媽煩惱不已,雖然試圖讓鄧小弟學畫畫、攀岩,轉移注意力,卻完全沒效果。直到七年後,鄧小弟終於被確診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但鄧小弟的行為問題已如雪球越滾越大。

  臺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日前公布「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治療調查」,結果顯示,從發現症狀到就醫,有五成以上家長拖了一年,甚至有家長懷疑十二年才願意就醫;即使就醫,仍有五成家長遲疑用藥至少六個月以上,有一成六直接拒絕用藥。

  調查也發現,四成七病童在校曾被同學欺負、取笑,三成六曾遭受教師的負面言行,而且越晚接受治療,被欺負的比例越高。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孩子,由於較無法分辨人我的肢體界線,不知道如何與人相處,容易和別人起衝突,影響人際關係。以鄧小弟為例,他從小就被同學抱怨會動手推人、喜歡捉弄人,加上情緒不易控制,常因一件小事就大笑不止,讓周邊朋友感到不解,也因此遭受側目、排擠。

  另外,調查顯示,高達六成的家長曾因為處理小孩在校的衝突事件,必須與老師協調溝通,甚至還需要與校方、輔導室、其他家長,以及主治醫師進行協調會議。調查交叉分析也發現,拖越久才治療的孩子,越容易在學校受欺負、取笑,也容易受到老師的負面言語及舉動的對待。

  臺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理事長張學岑說:「有些家長擔心藥物副作用,寧願選擇宗教、中醫、運動、氣功、學才藝等方法,錯失早期治療的黃金期。但孩子年齡越大,狀況越多。」她強調,副作用可藉由調整藥量、停藥控制,但不治療只會讓患童的行為問題越來越嚴重。
 
  根據國外調查,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孩子在七歲時,症狀局限於單純的過動、衝動、注意力不足,以及低自尊;但若不接受療育,拖延到十一歲,會出現問題行為、學習障礙,以及社交技巧問題;若持續不治療到十三歲,或是拖到成年,症狀演變更複雜,可能因品行問題、學習障礙,出現退學、犯罪等狀況,也因為性情容易衝動、無法自我控制等原因,容易發生藥物成癮、未成年懷孕、工作遭解雇等問題。

  「每個媽媽看到孩子必須每天靠藥物才能規矩生活,心中都會很捨不得!」鄧媽媽說,鄧小弟服藥後體重下降五公斤,不知情的人常驚呼:「怎麼把小孩養成這麼瘦?」親戚也常勸她讓孩子停止服藥。但在醫師建議下,鄧小弟在學期間正常用藥,暑假時則暫時停藥,開學後再減輕藥物劑量,果然讓體重恢復,在班上也開始交到朋友,今年即將畢業的他,畢業紀念冊上還有同學的留言祝福呢!

  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醫師梁歆宜表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有注意力不足、過動、衝動三大核心症狀,是兒童青少年精神領域中治療效果最好的疾病,七歲前即可確診,應讓孩子接受藥物合併行為療法。她呼籲家長改掉「長大後就沒事」的錯誤觀念,積極以藥物合併行為療法來幫助孩子,讓孩子有機會改變自己、結交朋友,而非成為大家眼中的問題兒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