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街,即中興街,為永和地區最具特色的街道之一,短短一條約三、四百公尺的街道,集中了近百家具有特色的商店,最盛時期甚至達到130到140家,其貨品來源多以韓國為主,商品種類各式各樣,不過大部分是韓國進口的服飾。 |
民國60年代間,由於韓國社會的排華以及國民政府鼓勵華僑學生來台就讀大學的政策,加上南韓與北韓僅北緯三十八度線一線之隔,共產主義威脅的危機感大增,因此大批韓國華僑自南韓移居以海峽天險與中國大陸相隔的台灣。當時,韓國華僑移居台灣之後,許多都聚集在中永和一帶。為了糊口,他們開始經營小本生意。由於這些韓國華僑祖籍多為中國山東省,因此他們或開設餐館,販賣山東麵食或是韓國食物;或開設服裝與舶來品店,販賣韓國製造的土產、服飾以及各式產品,其中又以後者較多,並成為後來韓國街各商行的前身。最初,這些韓國華僑開店地點多集中在竹林路66巷附近,但是因為該處發展過於快速,且巷弄過小,店家已經過於擁擠,新店家已無生存空間。因此在民國71年(1982)前後,開始有部分商行遷往中興街。 |
中興街原為理髮廳聚集的一條小街道,此外還有一些玻璃行與鐵工廠,陰暗且無柏油路面。但是這些韓國華僑看中了中興街為單行道,且當時耕莘醫院永和分院尚未在此成立。有鑒於竹林路地區百業雜陳,韓國華僑開設的商行地點在該區相當鬆散,且該地逐漸呈現飽和狀態,新進者無法插足其中,因此這些韓國華僑開設的商行逐漸行中興街移動。當時台灣正開始進入經濟起飛的階段,一般民眾的購買力開始增強,加上當時國外進口的商品數量普遍較少,所以專賣舶來品的中興街一帶的商行越來越受到歡迎。 |
中興街的商行商品種類相當多樣,其來源當時多為個人跑單幫進口。在服飾方面,由於韓國氣候較為寒冷,因此韓國出產的冬裝與寢具相當著名,式樣較新、尺碼較大、花樣特殊,質料也較台灣本地生產者為佳,因此上至一件四、五萬元的貂皮大衣,下至一般平民的衣物,往往貨品一到便被一掃而空。民國70年代到80年代之間,中興街可以說是全省進口服飾批發的大盤商,南至高雄港區的舶來品商店,北到基隆市的另一條韓國街,其商品來源多來自中興街。而以平價服飾聞名的松山五分鋪,此時貨源也以中興街為主。 |
而其他商品方面,此地尚有韓國土產,如韓國辣椒粉、人參、韓國拉麵、冬菇、洋菸酒等等,當時迪化街的冬菇南北貨,便以此地為主要來源,也就是說當時中興街的客源是來自全省各地。但必須釐清的是,與一般人相像中不同的,前往中興街購買物品的顧客,韓國人或韓國華僑其實並不多。主因在於這些在台韓僑或是韓國華僑,對韓國土產相當了解,因此對商品的品質與價格相對的也有較高的要求。而中興街的商品,因為進口稅賦與運費的問題,價格往往高於韓國當地售價甚多,因此本區的顧客反而以台灣當地人為主。 |
民國78至83年(1989~1994)間可說是中興街的黃金時期,當時的大眾傳播媒體,包括平面媒體與電子媒體,都曾以中興街為主題,開闢專欄或電視專訪。此時的中興街不分平日假日,人潮持續不斷。然而隨著商品開放進口,其他地區在商品來源方面的選擇增加,中興街開始面臨競爭。服飾批發的部分,因為五分鋪的規模逐漸擴大,且交通動線與周邊硬體規劃較中興街為優。再加上中興街巷道過於狹窄、停車空間不足,為前往當地採辦貨物的民眾增加了許多困擾,因此中興街開始逐漸沒落,人潮不再。民國87年(1998),台北捷運中和線通車,位於頂溪站旁的中興街,曾經出現過短暫的榮景。但是隨著民國80年代末期開始的經濟不景氣,中興街又再度陷入蕭條的狀況。為了尋回昔日的繁華,永和市公所與中興街合作構思了一些發展計劃。包括與韓國的安城市(永和市之姐妹市)合作之各項活動及規劃中興街的電線桿地下化、入口牌坊與規格化招牌等等,企望再造中興街第二春。 |
以上內容,節錄自【永和市志】,這是由「中華綜合發展研究院應用史學研究所」總編,「臺北縣永和市公所」於民國94年3月出版,節錄內容是位於「第六篇-經濟篇」裡的「第四章-商業與金融業」,由第418頁到419頁。 |
回到最上方 |